工作动态
更多>>
·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铭记初心... 23-07-03
· 兰州市社科院“甘肃革命文物保护... 23-04-26
· 兰州市社科院完成第四次驻村扶贫... 23-03-07
· 抓效能 促发展 办实事兰州市社... 23-04-23
· 市社科院、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 23-04-23
· 共驻共建促融合 齐创党建新格局... 23-04-20
· 《兰州学刊》多篇论文入选CNK... 23-03-27
· 珍贵套书见证原审读员与《兰州学... 23-03-13

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发布日期:2018-10-29 作者:潘玥斐字号:[ ]

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如何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及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素质是提升创新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增进人类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思想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素梅表示,与过去任何时代的科技进步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都更加彻底、更加深刻,这就对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面对现实,在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信息、图像、视频的彼此共享和瞬间传播,要求信息接受者必须具有跨学科的文化背景与修养,才能合理地辨别真伪。另一方面,展望未来,信息互联、社交互联乃至万物互联,将会把我们的生活带到一个超链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可能出现“网络心灵”和“数字神经系统”,从而把人类文明引领到一个“全球脑”的时代。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时代到来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准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全方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董春雨认为,当前的“民科”“民哲”现象以及科研工作中的学术造假等问题,都从反面说明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培养公众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加大科学普及力度

  近年来,中国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201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为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总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素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科学普及力度,各地的博物馆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类正规的科普和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伪科学也有了更便利的传播条件。切断伪科学的传播路径,不仅要依靠政府监管,更需要形成多方位的协同监管机制。

  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董春雨认为,未来中国进一步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的突破口在于加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这些学科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各级科协等相关组织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针对社会上不时出现的伪科学问题,要更加积极有为,对社会公众作出必要的引导。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表示,科学素质理论上包含对科学现状的了解。要敢于质疑打着“科学”旗号、实际上并无根据的所谓“科学”论断。应加强公众对科学探究过程、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了解。公众更应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证据,以及证据的得出过程。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不等于正确,此时现在正确不等于将来也正确。

  成素梅建议,博物馆、民俗馆、科技馆等公共场所,应免费向公众开放,或设固定的免费开放日,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科普环境。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微视频、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要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开展科普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和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