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更多>>
·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铭记初心... 23-07-03
· 兰州市社科院“甘肃革命文物保护... 23-04-26
· 兰州市社科院完成第四次驻村扶贫... 23-03-07
· 抓效能 促发展 办实事兰州市社... 23-04-23
· 市社科院、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 23-04-23
· 共驻共建促融合 齐创党建新格局... 23-04-20
· 《兰州学刊》多篇论文入选CNK... 23-03-27
· 珍贵套书见证原审读员与《兰州学... 23-03-13

“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人文之美问题

发布日期:2018-05-28 作者:刘成纪字号:[ ]

“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人文之美问题

    美的问题在今天已经跃入了国家未来发展远景的高度和层面,在这个发展远景当中,美是一个终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美丽,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这个递进关系指向中国梦,即“美丽”的问题为国家的发展远景提供了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

  回顾新世纪以来美在国家教育、政治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不难发现,新中国前30年的教育方针是讲德智体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增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20世纪90年代,“劳”被去掉了,“美”也处在摇晃不定的状态;21世纪以后,“美”在国家的教育方针里成了一个稳固的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以来,美的问题在中国现代学术里面处于边缘位置,但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对美的价值认识和一代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美”得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确认,这也是社会对美的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的体现。在学术研究和国家需要的相互契合中,美进入了国家政策的序列,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谈到美的问题。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其中就明确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这里,中国传统美学问题被着重提出来了。这表明,美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一直在持续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美的问题。美好生活在美学里面的理解,就是所谓的生活美学,或者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美学的范围内,当代社会是一个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时代,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交融在一起,就会给我们生成一种以美作为普遍特点的生活方式,这是美学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关于美的另一个重要提法——美丽中国,对于美学学科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美学自近代传入中国以来,国内美学界一直按照西方的启蒙传统在定位美的价值,即美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美有助于人的人格的陶冶和提升、美能够给人展示出一种美好的审美境界和精神境界等。在这里,无论是精神境界的问题、自由的问题,还是人性解放的问题,都是关乎个体的,所以在中国美的问题总是被当做审美教育来看待。但是,“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美显然已经冲破个人道德修养的范畴,成了一个国家性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在新时代美已由仅关乎个体自由人格修养的层面,提升到了社群国家建构的层面,美成了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设因素。从历史上来看,这样一个过程并不陌生。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弘扬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这里的美学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体修养和教育问题,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统,恰恰是以美作为核心价值的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其中涉及的诗教、礼教、乐教,不仅是个人教育,而且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社会的发展,美介入现实生活,介入政治运行过程,介入国家整体规划的倾向就越来越明显了。

  另一方面,“美丽中国”基本上是从生态和自然的角度来讲,即所谓的青山绿水。但是,“美丽中国”不仅包括自然之美,更应该包括人文之美,或者说它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融合的存在。只有青山绿水,没有文明礼貌以及一个国家雍容、典雅的大国人文气象,这个国家是无法可持续累积软实力的。所以,生态文明应该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美丽中国”包括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不仅有祖先留下的自然遗产,更应该有文化遗产,这是一个整体,国家也正在朝着这个完整性发展。

  美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愈加重要,那么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我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思想的代际传承双重逻辑下发生的。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观念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前提,没有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新思想创造前提的文化复兴,会带来旧文化逆时代发展的沉渣泛起。“文化复兴”决不是“文化复古”、“食古不化”,同样,“中华文化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继承是基础,转化是方向,创新是重点。正是有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奠基,我们站在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知行合一的火热生活实践中接续历史、创造未来,为中华文化不断走向新辉煌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