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更多>>
·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铭记初心... 23-07-03
· 兰州市社科院“甘肃革命文物保护... 23-04-26
· 兰州市社科院完成第四次驻村扶贫... 23-03-07
· 抓效能 促发展 办实事兰州市社... 23-04-23
· 市社科院、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 23-04-23
· 共驻共建促融合 齐创党建新格局... 23-04-20
· 《兰州学刊》多篇论文入选CNK... 23-03-27
· 珍贵套书见证原审读员与《兰州学... 23-03-13

以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呼声

发布日期:2018-01-15 作者:张春海字号:[ ]

以学术研究回应时代呼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待。作为学者,要将鼓舞与鞭策化作奋进的动力,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立足新时代的新征程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受访学者认为,这进一步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地位作用,也更加明确地揭示了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关键与根本要求,对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气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包明德表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重大使命与时代责任,也为学术创新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认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出的时代呼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在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和科学求解中,拿出具有原创性、主体性的成果,为我们民族新时代的新征程贡献更多的思想智慧。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曾华锋表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直面新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表示,“5·17”重要讲话发表一年多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响应,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式,将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实际上,目前已有的成绩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和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学者还不大关注并全面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构建起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的中国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

  沈壮海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快速而稳步的发展,在队伍建设、成果推出、平台拓展等方面成就斐然,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形成了新时代的理论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

  沈壮海还提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广泛而深刻,正在推进的实践创新宏大而独特,为加快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养分。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的交融、交流、交锋更趋活跃,改革已然进入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也更多地进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受访学者认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也需要学者的持续探索与创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术事业添砖加瓦。

  韩庆祥认为,我们应当在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和发展逻辑方面下功夫、在构建中国理论方面下功夫、在提出中国思想方面下功夫。到2050年,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强起来”的历史任务,而中国思想、中国理论“强起来”是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思想、中国理论贡献于世界,将是我们最大的贡献之一。

  包明德提到,对于学者来说,如何结合自己研究的学科门类和特点,找准研究方向,做到任务明确、目标细化,是极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观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战略高度,不仅为文艺创作,也为文艺研究、文学史书写和理论批评,指明了方向。从事文学研究特别是文艺研究的学者应以此为指引,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需要开阔胸怀、沉潜心志。开阔胸怀,就是要努力树立、树牢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才可能有学术上的大视野和大情怀;沉潜心志,就是要做扎扎实实的学术探索、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术探索之路。”沈壮海如此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