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更多>>
·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铭记初心... 23-07-03
· 兰州市社科院“甘肃革命文物保护... 23-04-26
· 兰州市社科院完成第四次驻村扶贫... 23-03-07
· 抓效能 促发展 办实事兰州市社... 23-04-23
· 市社科院、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 23-04-23
· 共驻共建促融合 齐创党建新格局... 23-04-20
· 《兰州学刊》多篇论文入选CNK... 23-03-27
· 珍贵套书见证原审读员与《兰州学... 23-03-13

城市文化发展获得新动能

发布日期:2017-11-15 作者:苏培 查建国字号:[ ]

城市文化发展获得新动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互惠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11月11—12日,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2017)在沪召开。此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新动力,文化发展新空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共享城市文化发展的新实践、新经验,通过深入交流研讨,达成新共识、形成新理念、培育新价值。

  城市文化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在开幕式上表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对于深化中西方文化融合、加快政治经济交流合作、秉持开放心态、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华文化在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包容、兼收并蓄的特性,讲究中庸和谐、刚健自强、开放变通的基本精神,注重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开放变通。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饱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基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一定能以包容的文化基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理念的指引下,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打造出新的交流交往平台,让不同文明在这一平台上公平对话、取长补短。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及相关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深入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主张世界各国联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上海发展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也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创新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此次论坛聚焦于新时代城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这契合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合作共享的新理念、新价值。

  加快中国文化发展的国际化步伐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表示,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新征程。聚焦未来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这为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开拓了新空间。面对世界的深刻变化,瞄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中国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讲到,“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了世界诸多国家的认同与参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要准确定位,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创新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上海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应肩负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职责,加快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全球文明城市;应以建成文化创新中心为目标,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合作;应着力打造商业文化发展中心,加大国际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步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黄松以“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为切入点提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主要依托于高校自身,但高校资源较为单一,经费、场地及人员等方面投入相对有限,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明显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多渠道拓宽资源来源,使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不仅能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目标,还能满足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使其文化影响力得到更好发挥,是高校博物馆的新使命。

  城市特色影响人文交流

  城市文化是百姓殷富、安居乐俗的象征。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由“世界工厂”迈向了“世界市场”,而城市文化的自觉与创新是推动21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动力。多样文化共生共存的世界观,为创造21世纪丝路城市文化提供了机遇。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傅葆石提出,中美关系对构建世界新秩序影响至深,而中美教育交流可以拓宽两国跨文化交流平台,对维护两国良好关系意义重大。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教授欧凯探讨了城市印象与人文交流机制的相关性。他谈到,由在土耳其全国高中生“我想象的中国”绘画比赛中获奖的青年学生组成的“中土友好希望之星”访华团,于今年7月1日参观访问了北京和上海。在询问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时,访华团成员的普遍回答是:“我不知道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这完全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希望以后到中国留学。”一群15—18岁的土耳其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在十天的旅行中发生了巨大转变,这足以说明城市特色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具有转变印象、深化印象的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